Image
优居研究院
Logo

广州拟出台新规:2026年起新出让宅地全部实施装配式建筑

近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加快建设建筑业现代产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自2026年起,全市新出让的居住用地将100%实施装配式建筑,并同步推进模块化建筑、装配式装修与智能家居体系协同发展。

所谓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在工厂预制墙体、楼板等构件,再运至现场拼装,实现建造流程标准化、施工过程集约化。相比传统现浇施工方式,这种建造方式具有缩短工期、提升质量、降低能耗、减少现场污染等多重优势。截至2023年,广州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已达48.42%,部分区域已突破50%。按照《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底该比例将不低于80%,相关产业产值将突破5000亿元,基本实现建造领域转型升级,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生态完备。

图片

《征求意见稿》提出,在全面推进全装修的基础上,加快推广装配式装修,重点发展集成厨房、整体卫浴、集成墙板、集成地面系统、整体门窗、收纳系统等产品体系。这意味着未来的家居产品将不再以单一部件进入市场,而是以“预制+模块+一体化交付”的方式深度嵌入建筑全流程,参与前端设计与后期施工同步推进。

值得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将智能家居系统纳入城市建造产业体系,并提出要结合好房子建设目标,全面推广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厨卫、智能安防等产品,构建远程控制、自动化操作、智能管理为一体的全屋智能系统。这意味着智能家居将不再只是消费升级选项,而是逐步成为新建住宅和城市更新中的“基础设施”,对企业产品体系、控制协议标准、场景联动能力都提出系统化要求。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将模块化建筑、公租房、城中村改造等项目也将逐步纳入统一要求,并写入土地出让合同,纳入审批流程严格执行。

总体来看,广州正以城市级政策系统性推动建筑方式、产品形态与产业组织的深度变革,家居行业正站在由“末端装修”迈向“系统集成”的战略转折点。谁能率先完成设计标准对接、模块化产品开发和智能系统整合,谁就将在房地产开发、保障性住房与城市更新等项目中占据先机。

对于家居企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窗口机遇。家居企业应加快与建筑设计、施工单位、地产开发商的协同联动,构建设计制造交付一体化能力体系,全面融入好房子全周期建造逻辑,真正从装修配套商转型为系统集成服务商